第4章

废太子的革新志 辉煌灿灿 109863 字 2025-06-11 20:22:55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
格物堂的日头总是升得格外早。玄乾蹲在北坡碱地旁,用树枝拨开表层土——三日前撒下的苜蓿种子竟顶开盐碱 crust,露出两瓣嫩黄的芽尖。他指尖轻触芽叶,沾了些细碎盐粒,转头对老柱笑道:"再过半月,就能移栽了。"

老柱蹲在旁边,手里攥着《算术启蒙》的草纸,上面歪歪扭扭记着"每亩用石膏三斤四两"。他盯着嫩芽,喉结滚动:"真能长活?去年俺撒了十斤麦种,全烂在地里......"

"烂种是因为碱土锁水,种子泡胀了却发不了根。"玄乾用木棍戳了戳旁边未改良的土地,表层结着硬壳,戳下去簌簌掉渣,"你看这地,像块烤硬的陶土,根扎不进去。石膏能把土里的'碱毒'吸出来,就像用草木灰洗油垢。"

老柱似懂非懂,却突然红了眼:"公子要是早来两年,俺家虎娃......"他哽咽着说不下去,转头用袖子抹脸。玄乾拍拍他肩膀,没说话——在这个饿殍遍野的年代,道理有时不如一株青苗实在。

正说着,石头气喘吁吁跑来,怀里抱着个油纸包:"公子!县丞送来了新煮的盐!"打开一看,里面是拳头大的盐块,雪白细腻,比之前的粗盐干净十倍。玄乾挑眉:"李守忠动作倒快。"

"他昨儿让人在盐坊门口贴告示,说新法子是他琢磨出来的。"石头撇着嘴,"还说要给煮盐户发'改良钱',每户五文......"

"五文?"玄乾冷笑,"官盐涨价三成,他每亩地多赚十文,倒显得咱们斤斤计较。"他捏碎盐块,任由细盐从指缝滑落,"随他去,只要百姓能多吃口咸饭,虚名让给他。"

日头渐高,格物堂传来朗朗读书声。周先生站在破庙前,拿着树枝教孩子们认北斗七星:"这是天枢星,对应'一',这是天璇星,对应'二'......"孩子们仰着头,眼神追着树枝移动,小穗的树枝在地上画出歪扭的"七"字。

玄乾路过时,周先生叫住他,手里捧着本用麻绳装订的册子:"公子看看,这是石头记的《煮盐改良日志》。"本子里画着歪歪扭扭的铁锅,旁边写着"水七盐三,滤三遍",虽字迹潦草,却清清楚楚记着每次煮盐的比例和效果。

"好样的!"玄乾拍着石头肩膀,"明日起,你就是格物堂的'盐务课代表',带几个徒弟去盐坊,教大伙记工本账。"少年胸脯挺得老高,攥着笔杆的手却在发抖——长这么大,从没人说过他能当"课代表"。

午间时分,忽然有流民从县城方向跑来,喊着:"公子!县丞把官盐铺关了!"玄乾皱眉,带着石头赶到县城中心,只见盐坊门口围了几十号人,李守忠的侄子拄着拐杖,正指挥衙役搬木板封门。

"县丞说了,新盐要先供县城大户!"衙役挥着棍子,"穷鬼们滚远点!"百姓们敢怒不敢言,老柱攥紧拳头想往前冲,被玄乾拦住。

"石头,去把周先生请来。"玄乾低声道,"再让几个煮盐户抬两桶新盐来。"

片刻后,格物堂的木牌被搬到盐坊门口,周先生捧着《算术启蒙》站在高处,石头和几个煮盐户掀开木桶,白花花的细盐在阳光下泛着光。玄乾拿起木勺,舀起一勺盐:"乡亲们看好了,这盐不是县丞的,是你们自己煮出来的。"

他转向衙役:"按大胤律例,官盐需平价售予百姓,你们封铺不卖,是想抗旨吗?"这话戳中要害,衙役们面面相觑,李守忠的侄子脸色铁青:"你......你少拿律法吓人!"

"是不是吓人,咱们去县衙说道说道。"玄乾扫视围观百姓,"哪位乡亲愿意跟我去作证?就说这盐该卖多少钱,该卖给谁。"

话音刚落,老柱第一个站出来:"俺去!"接着是石头,还有三个煮盐户。李守忠的侄子见势不妙,悄悄往后退,却被玄乾叫住:"麻烦转告县丞,明日格物堂要开'盐务公断会',请他来评评理。"

暮色四合时,玄乾回到破庙,见周先生正对着月光抄书——竟是他白天口述的《盐碱地改良要诀》。老秀才抬头道:"公子说的'土壤胶体交换'之理,老朽竟在《齐民要术》里找到类似记载......"

"先生不必拘古书。"玄乾笑着递上一碗野菜粥,"咱们格物堂只信眼见为实。明日盐务公断会,您帮着记记账,算算是县丞赚得多,还是百姓亏得多。"

周先生点头,忽然指着远处的西山:"老朽今日路过矿洞,见洞口长了些紫草,那可是止血的好药......"

"紫草?"玄乾眼睛一亮,"先生可会辨认?明日带学生去采些,格物堂要开个'草木课',教大家认药材。"

是夜,玄乾躺在土炕上,听着隔壁孩子们的鼾声,忽然想起前世的实验室。那时他穿着白大褂,对着显微镜观察细胞,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在破庙里教流民认草。他摸出藏在枕头下的炭笔,在墙上画下水车的改良图——这次加了齿轮结构,或许能用牛拉动。

次日辰时,盐务公断会在格物堂前召开。李守忠姗姗来迟,身后跟着两个账房先生,捧着厚厚的账本。玄乾让人在院子里摆了三张木桌,分别标着"成本""售价""利润",周先生带着学生用算筹摆数字,石头则负责把煮盐户的工本账大声念出来。

"每斤盐用卤水五斤,柴草三斤,人工半个......"石头声音洪亮,"按县丞的新价,每斤盐赚二十文,是原先的三倍!"

百姓们哗然。李守忠额头冒汗,强辩道:"改良需要本钱......"

"本钱?"玄乾拿出石膏块,"这改良用的'山土'是我带人挖的,煮盐的新法子是百姓自己琢磨的,县丞不过出了口锅,就想独吞三成利润?"

账房先生们面面相觑,其中一人偷偷扯李守忠袖子:"老爷,这账......确实算不过来。"

就在这时,老柱突然跑进来,手里攥着株青苗:"公子!苜蓿苗长这么高了!"他比划着,青苗在阳光下轻轻摇曳,叶片上还沾着新鲜泥土。围观百姓发出惊呼,李守忠脸色瞬间煞白——若盐碱地真能长苗,他圈占的好地就不值钱了。

"县丞不是想知道'山土'是啥吗?"玄乾举起石膏块,"这是西山的石膏,能去碱毒,撒过的地已经出苗了。再过两月,就能种麦子,亩产至少三石。"

三石!人群中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。大胤平均亩产不过一石,三石意味着什么,百姓们再清楚不过。李守忠忽然堆笑:"公子大才,不如咱们合作......"

"合作可以。"玄乾打断他,"但有三个条件:第一,官盐平价卖,利润分一半给煮盐户;第二,划出十亩碱地给格物堂做试验田;第三......"他瞥了眼李守忠的侄子,"让县丞的侄子来格物堂学算术,免得日后算错账。"

众人哄笑。李守忠脸色青一阵白一阵,最终咬牙点头:"依你!"

公断会散场时,夕阳把格物堂的破庙染成金色。石头捧着账本蹦蹦跳跳,老柱小心翼翼护着青苗,周先生则在教小穗辨认紫草。玄乾望着远处的盐碱地,那里已经插满了标记石膏用量的木牌,像一排等待检阅的士兵。

"公子,"石头忽然扯他袖子,"县丞侄子真要来上课啊?"

"当然。"玄乾笑道,"他学不会算术,怎么帮县丞算清楚,该给格物堂拨多少经费?"

少年恍然大悟,跟着笑起来。晚风掠过盐碱地,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青草香——那是苜蓿苗在舒展叶片,是希望在扎根。玄乾摸了摸腰间的石膏块,忽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句话:"文明的火种,往往在最贫瘠的土地上燃烧得最旺。"

是夜,玄乾在《宁渊民生日志》里写下:"石膏改良初见成效,民心可用。明日起,筹备水车图纸,需召集木匠、铁匠,成立'匠作班'。另,盐务分利已妥,可筹银二十两,用于购买苜蓿种子。"

烛光摇曳中,他望着窗外的星空,忽然想起梧桐殿的铜漏——那个困了他二十年的金丝笼,如今不过是千里之外的一点烛火。而在这里,在这片被遗弃的土地上,他正用一把石膏、一本算筹,慢慢搭建起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
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,已是亥时。玄乾吹灭烛火,任由黑暗笼罩破庙。但他知道,黑暗中自有星光闪耀,正如盐碱地下的根须,正在看不见的深处,悄悄编织着春天的模样。

  • 《618秒杀全场老婆买错一盒蓝莓味我直接离婚》在线小说
  • 《重回去清北报到前,我不再当校草的接盘侠》无弹窗TXT
  • 《老公要给高考完的妹妹买苹果三件套,我同意后他却悔疯了》火爆小说
  • 《婆婆怒骂我花了她十年的退休金,我直接一脚踢飞这群吸血鬼》无广告TXT
  • 《小青梅的爸爸得癌症,未婚夫送我去当药引》无广告全文
  • 《重生军训,我反杀了造谣精和霸凌者》新本站精选
  • 《我给诈骗犯转账一千万后,请全班点天灯的白富美舍友慌了》无广告TXT
  • 《丈夫为立人设祭祀我,殊不知我是杀神》全本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