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唐诗别背 懒洋洋的豆子 106938 字 2025-06-11 20:25:28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
曲江池畔,暮色四合。

梁停亭让家仆在百步外等候,独自走向约定的柳树下。她特意穿了件宽大袍子,让十岁的自己看起来更成熟些。

武三思早已等候多时,月光下他的脸半明半暗。

"梁小娘子果然守时。"他声音滑腻如蛇,"听闻你能预知未来?"

梁停亭歪着头装天真:"大人说什么?停亭不懂。"

"明人不说暗话。"武三思俯身,阴影笼罩住她,"你'创作'的诗中,有几句是我未来要用的。比如'春风得意马蹄疾'——这是我明年上巳节准备的诗。"

梁停亭心头一震——这是孟郊的《登科后》,她确实提前"发表"了。但武三思怎会知道?

"大人说笑了,"她强作镇定,"诗乃灵光乍现..."

"还有'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'。"武三思眯起眼,"这是李白的诗,可他现在连这句子都想不出来——因为被你抢先了。"

梁停亭背后沁出冷汗。武三思比她想象的更敏锐。

"你想要什么?"她直接问道。

武三思笑了:"天后何时退位?"

果然!梁停亭心中冷笑。历史上武则天称帝还要等十几年,退位更晚。但说出来就是谋逆大罪。

"天机不可泄露。"她故作神秘,"但我可以告诉你另一件事——明年科举,考题会是《论君臣》。"

这是她胡诌的。但武三思眼中精光一闪——他儿子正备考科举。

"如何证明你所言非虚?"

梁停亭想起历史上明年将发生的旱灾:"告诉天后,五月关中无雨,早做准备。"

武三思将信将疑,但没再追问。临走前他丢下一句威胁:"若你所言有假,梁府上下..."

"株连九族嘛,知道啦。"梁停亭摆摆手,转身时腿却抖得厉害。

回府路上,她突然被人拉到巷子里。正要尖叫,却见是李白——二十出头的青年眉头紧锁。

"小老师,你怎会与武三思私下会面?"他声音压得极低,"此人阴险毒辣..."

梁停亭鼻子一酸。两个月诗社相处,李白真把她当恩师保护。

"没事,他请我改诗罢了。"她勉强笑道,"对了,你那首'蜀道难'写得如何了?"

李白表情突然古怪:"正要与你说...我梦中得了几句'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',醒来却发现..."

"发现我已经写过了?"梁停亭苦笑。

"不止这首。"李白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,"这是我记录梦中所得的诗句...竟与你'诗集'中十之七八相同。"

梁停亭眼前一黑——翻车现场!

"这...这叫英雄所见略同!"她硬着头皮狡辩。

李白深深看她一眼:"小老师,你究竟是谁?"

显庆二年春,梁停亭十一岁。

太平公主趴在梁停亭闺房的绣榻上,小脸皱成一团:"母后要我嫁给薛绍,可我才十二岁!"

梁停亭正偷喝果酒,闻言呛住了——历史上太平公主第一任丈夫确实是薛绍,婚姻还算美满,但薛绍后来因谋反罪被处死...

"你喜欢他吗?"她问。

"见都没见过!"太平公主气鼓鼓的,"听说是个书呆子。"

梁停亭眼珠一转:"不如我们去瞧瞧?"

三日后,两个小姑娘女扮男装混进了国子监。薛绍正在讲堂诵《论语》,十七八岁模样,清秀儒雅。

"还行吧?"梁停亭捅捅太平公主。

公主却盯着另一个方向——武崇训正带着几个纨绔子弟欺负寒门学子。薛绍见状上前劝阻,反被推倒在地。

"废物!"武崇训啐道,"也配尚公主?"

太平公主突然站起来,抄起砚台就砸过去:"谁说我未来驸马是废物?!"

全场哗然。梁停亭想拉她已经晚了,武崇训怒气冲冲地走来...

危急时刻,一道白影闪过——李白不知何时出现,挡在她们面前:"武公子,欺负孩童有失身份吧?"

"又是你!"武崇训显然吃过李白的亏,悻悻退开。

事后,太平公主红着脸向薛绍道歉。薛绍却郑重行礼:"多谢二位...公子相助。"

回宫路上,太平公主一反常态地安静。

"改变主意了?"梁停亭问。

"嗯。"公主绞着衣角,"他...他挡在我前面的样子还挺帅的。"

梁停亭暗自欣慰——或许这段婚姻能比历史上更幸福?

次日,武则天召梁停亭入宫。女皇似笑非笑:"朕听闻,有个小才女昨日在国子监'英雄救美'?"

梁停亭扑通跪下:"陛下恕罪..."

"起来吧。"武则天竟亲自扶她,"太平难得喜欢谁。这桩婚事,朕准了。"

梁停亭正松口气,却听女皇话锋一转:"你预言五月无雨,很准。关中已开始备荒...你还知道什么?"

梁停亭心跳如鼓。历史上明年武则天将废中宗,但她敢说吗?

"天机...不可尽泄。"她小心翼翼,"但陛下若信我,请提防姓武的亲戚..."

武则天目光一凛,随即恢复平静:"小小年纪,懂得倒多。去吧。"

梁停亭退出大殿,后背全湿了。她没注意到,柱后阴影里,武三思正死死盯着她。